-
2020-02-09 15:01:45 2051
日本矮锹又称豆锹,主要分布于日本南部地区、琉球群岛以及我国台湾最南部地区,成虫多与幼虫同居住于朽木中,成虫外观难以分辨雌雄,体色黑,体型细长,雄虫大颚短且基齿退化。查看详情
-
2019-10-16 17:13:49 1868
姬扁锹是小型锹甲,广泛分布于我国台湾,以及菲律宾和印尼地区,在近海岸林中可发现零星个体,夜晚具趋光性,易于路灯底下发现趋光个体,全年皆可在野外发现活动的成虫。查看详情
-
2025-02-01 12:51:34 8941
斑股深山锹台湾亚种(高砂深山锹)为台湾深山属中体型最大的种类,广泛分布于全岛1000-2800公尺山区,活动季节为5-9月,成虫不耐高温,饲养温度不得高于28度,幼虫不得高于25度。查看详情
-
2020-02-08 15:37:56 5059
南洋肥角锹是东南亚地区的锹甲优势物种,广泛分布于中南半岛、马来半岛等地区,雄虫大颚扁平且多变化,基部有一对发达的内齿,胸甲布满刻点,繁殖简单,幼虫期也极短。查看详情
-
2020-07-15 10:20:24 1499
金鬼锹北部亚种分布于台湾中央山脉东边以及北部1500~2700米中高海拔地区,外观和原名亚种一致,但其体色黑漆光亮,因此台湾虫友也称它为“黑金鬼锹”。现已被重新鉴定为大卫鬼锹台湾亚种。查看详情
-
2020-02-26 13:46:13 1770
郑氏肥角锹是《中华锹甲》系列学术著作者黄灏与陈常卿在2016年发表的新种,以往被混淆在姬肥角锹中,大型个体类似姬肥角,两者可从大颚基部内齿距离的远近来进行区分。查看详情
-
2025-02-01 12:53:05 1962
栗色深山锹原名亚种成虫主要活动季节为5-7月,夜间具趋光性,体色棕褐至黑褐色。有两个亚种,分布分布于台中(原名亚种)和台北地区,台北亚种体色较深,故有黑栗色之称。查看详情
-
2025-02-01 12:32:49 2281
拟鹿角锹台湾亚种又称漆黑鹿角锹,分布于全岛海拔500-1800公尺森林,成虫主要活动季节为6-9月;成虫有较强的光泽,腿节通常为黑色。查看详情
-
2019-02-17 14:29:46 3495
细角大锹分布于台湾全岛海拔800-2700公尺中高海拔山区,成虫主要活动季节为5-10月。喜好栖息于针叶树林,其幼虫以针叶树之朽木为主;中型锹形虫,体色黑。查看详情
-
2019-02-14 12:35:16 1296
台湾条纹锹分布于全岛1200-2500公尺山区,成虫主要活动季节为5-10月,数量不多,主要于白昼活动,较少有夜间趋光个体,多见于公路或林道上爬行;小型锹形虫,体色黑。查看详情
-
2025-02-01 11:45:33 2032
台湾刀锹(又称刀锹)属于我国台湾特有种,因大颚前端状似关刀而得名,主要栖息于海拔800-2400公尺山区, 雄虫大颚细长,近端部有一明显的大内齿且尖锐,后胸腹板和腿节都为黑色。查看详情
-
2020-12-10 11:28:59 2130
大屯深山锹为我国台湾省特有品种,仅分布于阳明山国家公园大屯山区,属于小型深山锹甲,和幸运深山锹亲缘相近。雄虫大颚内齿突和分叉不明显,头部较小,体色为红褐色至黑褐色。查看详情
-
2019-01-14 18:08:07 2164
泥圆翅锹指明亚种分布于海拔200-2000公尺山区,白天喜于地面爬行,雄虫大颚短,体色黑,中后脚跗节长度较胫节短。雌虫,翅鞘特别圆宽。查看详情
-
2020-03-11 15:38:55 2334
黑泽深山锹形虫分布于台湾省南投、台中、嘉义、花莲、苗栗等海拔1200-2500公尺山区,其中以观雾及鞍马山数量较稳定;成虫主要活动季节为5-6月,夜间具趋光性。查看详情
-
2025-02-01 12:51:59 4670
台湾深山锹形虫广布于台湾全岛海拔300-1600山区,白天常停栖在壳斗科植物上吸树液,成虫活动季节为5-8月,夜间具趋光性,大型锹形虫,体色棕褐至黑褐色。查看详情
-
2020-03-07 20:03:03 4172
姬深山锹形虫分布于海拔200-2400公尺山区,成虫主要活动季节为5-6月,喜好白昼活动,常于阔叶林壳斗科植物上吸食树液,夜间也具明显趋光性;中大型锹形虫,体色红棕至深棕褐色。查看详情
-
2020-12-09 13:58:27 2432
黄脚深山锹形虫仅分布于我国台湾中部地区;成虫主要活动季节为4-5月,栖息地海拔约为1300~1400m,雄虫雄虫大颚在前端1/3处略靠后位置弯曲,端部无明显分叉,胫节为明亮的黄褐色。查看详情
-
2020-12-22 12:13:37 1766
大圆翅锹台湾亚种是分布于我国台湾地区的大圆翅锹甲,栖息于海拔1000-2000公尺山区,成虫主要活动季节为7-9月,夜晚具趋光性。查看详情